「徐远观察」历史文章一览

144篇 143人在读
公众号:徐远观察
关注公众号
目录
摘录
    「徐远观察」历史文章一览
  • 「徐远观察」历史文章一览
    合集之一
  • 2019资产配置前瞻之国债
  • 2019资产配置前瞻之房地产(2018.11.27)
  • 新世纪以来哪一年最坏?
  • 改革开放以来哪一年最好?
  • 财经纪要(2019.01.16):2018年社融大幅下降
  • 财经纪要(2019.01.11): 2018年12月PPI环比大幅下降
  • 历史胶片中的2018
  • 财经纪要(2018.12.22): 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
  • 2018年12月6日财经纪要:加快出清“僵尸企业”
  • 2018年11月16日财经纪要:事情正在起变化
  • 2018年11月7日财经纪要: 上交所将设立科创板
  • 2018年11月2日财经纪要:总书记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
  • 10月18日财经纪要:上证跌破2500点
  • 10月7日财经纪要:紧急降准1个点
  • 去杠杆有9种方法,有效的是第10种
  • 乌云压顶,现金为王 ——2018年下半年宏观形势与资产配置
  • 周期下行的拐点确立
  • 徐远:隐忧已现,经济或小幅下行(2017Q3宏观预测)
  • 徐远:七月经济下行符合预期,需求仍然强劲
  • 洪峰已过,景气中继 ——2017Q2宏观预测
  • 宏观、房价、汇率丨2017宏观形势展望
  • 简单的幸福:我的2016 ——2016年宏观预测回测
  • 中国利率市场化船行浅滩, 援军在哪儿?
    合集之二
  • 城里的房子(自序)
    房地产系列
  • 读懂房产财富的逻辑:徐远的房产投资20讲
  • 《徐远的房产财富20讲》部分内容摘要:破除流行谬误
  • 《徐远的房产财富20讲》第二部分内容摘要:建立一个分析框架
  • 书写历史的角度:我们正身处最好的时代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一)关于买房的13条干货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二)首次置业,刚需房如何选择?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三)渐入佳境,改善房怎么选择?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四)百岁人生,养老房让你老有所依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五)租房VS买房,一个决策改变未来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六)专辑问答:我国的房价收入比为啥那么高?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七)专辑问答:房产税会不会影响房价?
  • 「得到」房地产系列丨( 八)专辑问答:共有产权、租售同权对房价的影响有多大?
    合集之三
  • 金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吗?——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
  • 金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吗?——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
  • 金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吗?——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
  • 金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吗?——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
  • 金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吗?——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
  • 金融能让社会变得更好吗?——科技时代的金融未来
  • 理财产品不受监管待见的背后:谁的奶酪被动了?
  • 数字金融赛道拥挤,找准你的切点
  • 现金贷的逻辑:金融越位与监管缺位
  • 数字金融在中国:成长的阵痛
  • 区块链,一种数据库技术
  • 区块链是信贷业务难点的全能解药吗?
    合集之四
  • 技术进步会逆转城市聚集吗?
    城市系列
  • 40年:中国城市化的两部曲
  • 城市:人类文明的坐标
  • 城市的骨架、器官、细胞
  • 数字时代的城市潜力
  • 搭上城市的列车
  • 一线房价无泡沫——2016年宏观预测回测
  • 从“泡沫“寻找理性——房地产市场观察
  • 城市、增长与房价之一 | 我国城市化已经发生新变化
  • 城市、增长与房价之二 | 过去已去,未来已来——从工业化到城市化
  • 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:极简改革开放史
  • 城市、增长与房价之四 | “工业化超前,城市化滞后”是经济结构扭曲的根源
  • 城市、增长与房价之五 | 产业升级下的经济载体:未来属于城市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九)向城市聚集:永远的进行时
  • 城市系列 l 城市基础设施仍应是中国当前城市化重点
  • 城市系列 l “要想富,先修路”是摆脱”中等收入国家陷阱“良策嘛?
    合集之五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一)总论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二)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已经浮现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三)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的服务业滞后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四)房价分化凸显经济转型
  • 光荣与梦想归于工业化:极简改革开放史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六)快速工业化的经济成果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七)纠正经济结构扭曲,产生新动能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八)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
  •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和未来方向丨(九)向城市聚集:永远的进行时
    合集之六
  • 人民币汇率:短期承压破7,中长期回升新高
    汇率系列
  • 人民币汇率不会破七——2016年宏观预测回测
  • 远观丨为什么不用担心资本外逃?
  • 「远观市场」| 寻找人民币汇率的分析框架
  • 宏观、房价、汇率丨2017宏观形势展望
  • 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八大误区
  • 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: 波动加大,企稳回升
  • 人民币“脱钩”美元: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开始
    合集之七
  • 人·地·城(代序) | 洋北在洋河的北面
    人·地·城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在城市诞生之前
    」系列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有容乃大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筑城以卫君,造郭以居民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王的商业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战士的城邦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第一个大都市的诞生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站在地中海看世界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遥远的东方有三条河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城邦混战与诸子百家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历史上的城市化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城市是容器,还是磁体?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的起源 | 何为城?何为乡?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印象 | 东京印象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印象 | 京都漫步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印象 | 深圳印象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印象 | 台北印象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市印象 | 昆明印象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乡二元 | 征地冲突的根源:农村土地产权太弱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乡二元 | 农村土地产权太弱的法律根源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乡二元 | 历史在这里倒退: 1998年《土地管理法》修订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乡二元 | 是“农村集体所有”,还是“农民集体代耕”?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乡二元 | 崽卖爷田不心疼 ——“代耕”制度下的土地城市化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城乡二元 | 谁动了18亿亩唐僧肉?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那地 | 辨析“土地是财富之母”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那地 | 以地养老的幻象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不堪重负的土地 | 耕地的弹性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不堪重负的土地 | 土地测量的拼图游戏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忧心忡忡的粮食 | 中国可以养活自己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忧心忡忡的粮食 | 增加粮食进口,确保粮食安全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忧心忡忡的粮食 | 农业保护政策保护的是谁?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忧心忡忡的粮食 | 粮食高度自给的代价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 “剩余”的人 | 农村承载力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 “剩余”的人 | 土改“拖”字诀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 “剩余”的人 政策讨论 | 户改破冰:有档次只差,无身份之别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政策讨论 |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(上):启动流转,严防风险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政策讨论 | 渐进式土改浮出水面(下):发展股份合作,促进要素流转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政策讨论 | 2014农村改革之惑:户籍改革和三权分置破冰,执行层面力度不足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政策讨论 | 历史的反转:从被迫改革到主动改革
  • 「人·地·城」之政策讨论 | 农地入市:莫让试点成为拖延
    合集之八
  • 「美丽心灵」| 比肩“亚当·斯密”的人
    诺奖系列
  • 「美丽心灵」| 市场是有成本的
  • 「美丽心灵」| 被遗忘的世纪之争
  • 「远观诺奖」| 创新企业推动契约理论——从“资本雇佣劳动”到 “劳动雇佣资本”
  • 「远观诺奖」| 诺斯:从历史出发
  • 「远观诺奖」| 贴现率那点事儿
  • 「远观诺奖」| ​萨金特和西蒙斯的贡献
  • 经济学转型的前夜:承认有限理性也是一种理性
    合集之九
  • 「漫言集」| 此间的少年:未名湖畔好读书
    随笔
  • 「漫言集」| 杜克的森林
  • 百姓日用即道 ——金融学和经济学的本质区别
  • 禀赋约束下的经济变迁——读林毅夫《新结构经济学》有感
  • 领先时代半个世纪的先行者:重读张培刚《工业与农业现代化》
  • 「漫言集」| 大清的风气坏了,气数也就尽了
  • 两个魔鬼,总好过一个天使 ——从秦统一六国说起
  • 关于香港的“客途秋恨”
  •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:评京津冀一体化
  • 剩余劳动力:流行的伪命题
  • 一个简单的制度经济学实验:从路口的红绿灯看管制的效率
  • 沉默是金
  • 贫穷的根源
  • 「漫言集」| 高房价压低生育率
加载更多
您还没有登录,请登录后阅读
本站仅按申请收录合集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如若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
在小程序中阅读
扫码关注公众号:徐远观察
扫描添加站长微信
摘录